生涯与升学规划青春同行

当亲子的生涯方向矛盾时

文 | 邓志平(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心理博士,现任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助理教授)

在和学生讨论“价值观”和“沟通”时,我跟他们分享一篇文章,文章是关于孩子和家长因为对孩子未来升学方向选择的想法不同,而引发的亲子冲突。

读毕,我让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讨论他们听到的孩子和家长各有什么观点。

孩子渴望被理解与尊重

根据学生的观点,他们依次数出现的观点顺序是:

  1. 家长不给孩子做决定的权利
  2. 家长不(想)瞭解孩子的想法
  3. 可以理解家长的苦心
  4. 挣扎于做自己和听家长的话之间
  5. 抱怨受到传统社会文化的限制
  6. 有想要反击和报复的想法

这个结果让我们看到孩子在上述亲子起冲突的过程中,最希望拥有自主权,以便能决定自我的生涯方向。他们希望家长可以听到,也理解他们的声音和想法。

虽然了解家长背后的良善动机,他们还是觉得自己受到大人世界现实想法的限制与迫害。这两个正负向的两难想法,让他们内心产生无所适从的挣扎。而孩子在这样的冲突下,可能产生了怨和恨,甚至有了攻击式回应的意念。

家长侧重现实考量

而家长的观点呢?他们依出现次数多寡的顺序分别是:

  1. 为孩子好
  2. 对孩子生涯声望的期许
  3. 认为孩子的想法不符合实际
  4. 认为自己瞭解孩子
  5. 担心孩子没能发挥该有的能力

家长的观点基本上是对孩子的未来生涯做现实的考量,认为孩子现在或许还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考量,但最终这样的想法会带给孩子和自己好的结果,尤其是“生活稳定”和“社会声望”的部份。

聆听·理解·协调·解决更重要

价值观是对于不同观点的“对或错”、“好或坏”或“重要排序”的判断。上面的例子裡,亲子观点最大的差别在,孩子在意自己的主张有没有被听到、被落实出来;而家长重视的,是现实生活的考量。双方若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好的”或“最重要的”,那就会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冲突。

其实,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好的、重要的时候,对方的观点就一定错了?坏的?不重要的?如果能多想一想,亲子之间,或许就有更多的空间去做有效的沟通。

沟通的重点在,把自己的意思正确无误地传达给对方,让他明白,同时自己也能正确地接收到对方的讯息。所以我不禁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仅无法让孩子感受“家长的一番好意”,还会解读成“限制”,甚至是“迫害”?而孩子想要表达的“自主”及“被理解”,又因什么因素,也不被家长好好地接收到?

也许大家早就知道,“有弹性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价值观”,和“沟通时听懂对方想法”是极其重要的。不过,我更希望家长或孩子去思考:要做到上述两件事,其困难点在哪里?是担心未来变得无法收拾?是怕对方在这场竞争中佔上了风,而要争一口气?还是……?

在生涯方向看法不同的亲子冲突中,如果双方都可以尊重彼此不同的价值观,留意自己的想法有没有正确地被对方接收到,然后按捺住自己的担心、生气或无奈等情绪,家长去听孩子的想法,孩子去思考家长的意见,不知道亲子关系又会出现有怎样的样态?

亲子之间对孩子的生涯方向有了冲突时,不是一定要听谁才是对的,而是双方都有责任一同去协调解决。

孩子许多的行为与想法除了来自家长的身教之外,他们对事情的反应,很多时候,也取决于家长採用什么样的行动来处理冲突。所以作为家长,我们的确需要好好思考:究竟如何处理,才能解决问题,又起到示范的作用。

促进亲子沟通与了解的升学考量表

升学的理想选择

孩子的考量点

父母的考量点

协调后

* 校名?
* 科系?

个人因素
* 符合特质
* 符合能力
* 符合兴趣
* 符合价值观
* 符合申请条件

外在因素
* 每学期学费
* 校园环境
* 地点位置
* 课程内容与特色
* 未来就业/升学机会

个人因素
* 供孩子升学的财务能力
* 对孩子职业的期望
* 符合家庭价值观?
* 其他

外在因素
* 职业在未来的发展性
* 职场趋势

亲子都OK的
* 学校
* 科系

表格设计| 编辑部

Tags
Show More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