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青春同行

寄宿学校好不好?.3
和孩子聚少离多时……

文 | 江美霞(资深教育工作者,著有《教养路上慢慢走》)

有些家长认为:送孩子去寄宿中学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减少接触3C产品专心读书、不会流连网咖或夜归、不会无故偷懒不上学、生活与学习时间有规律、每周见面一次感情比较好……
也有爸妈说寄宿的餐饮不比家里好,孩子吃不吃饭没人知道、严格的规律让孩子缺乏学习自主和判断的空间、既没空调也没热水机,身体如何受得了?欺凌偷窃越界不少见……
究竟寄宿好,还是在家更好?

非为推卸教养责任

身为父母都很明了,你家小孩和我家小孩不一样;我们家在乡镇,你们家在城市,资源不一样;你的好和我的不好不一样,我的好和你的好也未尽相同。好或不好之中,涵括了我们各自的主观经历。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声音,做父母也一样。
对于孩子的未来,我们都想做出最好的决定;往往“想要最好”让我们聚焦在“选择”本身,盯着其中的“好与不好”,而忘了寄宿其实只是孩子升学的附加选择,必然有优劣两面,无法极化好或不好。
倒不如务实地想想,送孩子去寄宿,不是卸下教养责任,而是在聚少离多的日常里,该如何教养、与孩子连结、营造正向的亲子关系。

生活自理,是家庭教育

回想我家老大初一开始进入独中寄宿,因为面对不打扫卫生、不换洗鞋袜且未经同意就“借用”袜子、全身汗臭就倒卧他人床铺……生活习惯各异的同学,疑惑地问:宿舍究竟是要来让懂得自理自立的同学住进来,还是要来训练不会自理的同学?
可是生活自理不是家庭教育的事吗?为什么会轮到学校来教?
当时儿子学着应对各种状况,也曾想过写一本《宿舍求生手记》。我这妈妈一直退守两步,能不插手就不插手,尽力做他的聆听者,适时支持他处理困扰的方法。
虽然手记始终没写成,可是因为周休跟爸妈有固定的共处时间,孩子总在这时描绘自己在宿舍的经历、说着自己的感受。我们很享受这样的对话时间,专注聆听孩子说话,孩子也自然听我们说话。

认清界限,进退有时

对话间,为妈的我看到,宿舍现场确实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历,也拓展了他对人际交往里进退有时的看法。
孩子懂得上中学前该学会一般生活自理能力的道理,吃饭、加衣、叠被都不该是父母挂心的事,也逐渐明了:接纳自理能力不足是个人的事,对身边的人不至于形成大问题。
自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透过如:进爸妈房间要敲门、借用父母的私人物品要先请示、用后归位等“界线”示范,让孩子学习尊重自己与他人的身体和空间界线。
住进宿舍,孩子会更直接感受到明确自己、尊重他人的界线是生活之道。没学会分清界线的孩子,在宿舍里极可能就是随意使用他人物件、食品、卧躺他人床铺的孩子或惹人厌的室友;不然就是被同学欺凌而不懂得该怎么办的同学。

教养一致,坚持原则

寄宿生涯不只是一个少年经验的拓展,也是家庭教养的试炼场。
每当看到一些家长一方面“狠下心肠”送孩子去寄宿“受苦”——学着洗烫衣服、打扫卫生、早睡早起;另一方面则在周休二日“补偿”孩子——在校五天很辛苦,回家不做家事也没关系、熬夜打电玩也情有可原、一整天外出和朋友见面是社交……
这样的反应,其实向孩子展示了教养责任吗?
里奥纳德•萨克斯在《教养,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书里说:“教养不是父母额外的功课,多做可以多加分。它是所有父母都要做的功课,尽心尽力把它做好,不管自己有什么缺点,也不管其他父母有没有做。”
寄宿与否,我们都不能放下萨克斯说的:“陪孩子追寻生命的意义,把生命的意义灌输到孩子心中,让他懂得人生有一些更高贵、更深远的事值得做。协助孩子发展品德、自制力和自律性,让孩子学会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Tags
Show More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