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一次的死亡事件不真实
请不要期待哀伤能在很短的时间走出来。毕竟没有瞻仰仪容、没有道别仪式、甚至也没有宗教祝福等,直到一切简约的葬礼完成之后,大部分家属的哀伤就像被晾在那儿,哀悼没有被完成。
被晾在那儿的悲伤是种什么感觉?
有些家属会对亲人的死亡没有真实感,一直觉得对方还活着,只是还没有回家而已。这个不真实感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逐渐消掉的。所以,请各位陪伴者不要强迫丧亲者一定要相信亡者已经去世了。
2. 当你还没准备好说再见时,请不要说再见
能说再见,能放手,固然最好。然而,如果丧亲者对亡者已死这件事没有真实感,我们不会引导丧亲者说再见这件事。毕竟,他们双方没有说要在这个年代说再见。
因此,我们鼓励丧亲者多想办法联结对方、思念对方。
譬如:
~打电话给亡者,把语音留在他的手机里。
~给亡者写一封信,告诉他我们有多想念他。他还好吗?一切都安好吗?
~每次煮饭,都留一碗饭给他,放一双筷子在桌上。
~为他做一些宗教上的仪式,祝福他。
~被隔离的家属各自在家里,透过多种不同的社交媒体,说说他的好、他在你回忆中你记得的他的事与情。为他做短片分享。透过这种方式,大家“多相聚”在一起。
唯有继续联结,我们才能圆满那些不圆满的死亡事件。主流社会的观念都会叫你尽早放下,不要留念。然而,我恳请你把他好好地放在生活里、也把他好好地放在你的心里。当你还没有准备好要说再见时,谁也逼不了你。当你准备好要说再见时,你要好好活下去。
3. 请不要拿自己的哀伤和别人的来比较。你可以拥有不一样的哀悼方式
每个人的哀伤都不一样。有些人会自责,有些人会生气他人,有些人会遗憾,有些人会释怀……
请允许这段悲伤的路很漫长,而且思维、情绪及行为反反复复,一直在“哀伤”与“痊愈”之间摆荡。
摆荡幅度愈大,身心愈累。所以尽量不要让它摆荡得太厉害,让它不会有太大的拉扯。
这场马拉松将会考验我们的体力与耐力。所以记得要吃得足够、睡得足够(即便吃不好、睡不好,也至少要足够),来面对这一场马拉松。
在非一般的时期里,我们面对的哀伤也是非一般的。请允许自己的悲伤道路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恳请朋友们不要拿自己的哀伤和别人的来比较。
你会发现很多你身旁善心的人会想尽办法要你快一点走出悲伤,请你温和地告诉他,请他不要这么做,也不要这么说,因为这么做,是一种主流社会的道德绑架,也是一种情绪勒索。你绝对有权力去拒绝社会主流所教导的哀伤方式。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时常拿着那把尺来测量自己,也拿来测检他人。
在你如此煎熬的时期里,你要记得你有权利请他把他手中的那把尺拿开。要是对方是你难以拒绝的人,就请你离开现场(或下线),不要再交谈下去,避免二度伤害。
你可以拥有不一样的哀悼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活着,所以当我们面对哀伤时,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哀悼。
4. 我们有遗憾,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
在人间的亲密关系里,如果你真心真意爱着对方,真相是:“不管你做了多少,你依然觉得自己为对方做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永远都做得不够。 ”
在我们挚爱的人往生后,我们总有办法为自己找到不足、遗憾、过错与缺陷。这是人性。
我们有遗憾,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 这也是人间的配套,你总不可以爱了之后,就想要丢掉遗憾。
在辅导经验里,我早已不再转化对方的遗憾,因为我知道转化不来。请保留这份遗憾,因为那里头有爱。 只要你在行为上不伤害你自己,我觉得这份遗憾,会陪着我们一生。毕竟,爱与遗憾,一体两面。
5. 记得记得,要记得 ask for help
You are not alone,我们都无需独自承受苦难。怎样的丧亲者需要专业的辅导人员、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师的陪伴?
睡眠、饮食与日常生活运作有极大幅度变化者:如吃不下或吃很多,睡不着或一直嗜睡,无法起床或拼命工作等,都是亮起红灯的症状。
有自杀意念或有自杀计划的丧亲者
自己主动想要经历哀伤、想要找人倾诉、想要好好哭一场、想要有专家为自己整理内心的哀伤蓝图者
最后,我想说:死亡结束的是生命,而非关系。我们和亡者的关系永远不会改变。关系是不会因死亡而断掉的,请好好和他们联结。
在太平盛世里,我们需要从生看死,多思考善终;规划美丽终点。
在疫情肆虐里,我们需要从死看生,多思考善生,要好好活下去。
但愿凝固的悲伤融化,流动的哀伤转化,化为思念与爱。
谢谢大家,谢谢自己。
祝福大家,祝福自己。
取自 《梦翔中学》20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