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跟进教育

因为相信孩子,故用多元评量

文| 黄祯玉

很多年前,我到一所学校分享“多元评量”的理念和做法,一些参与的老师课后给了一些正面的回馈,但是后面不忘加一句:“很难做到……”。
我从他们的脸上读到一丝丝希望火苗稍稍点燃后又瞬间熄灭的无力感。确实,相对于集体式、统一性、标准化的纸笔测验,多元评量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

多元评量,窒碍难行?

我们来看看丹麦一所高中如何进行语文测验,就完全能够理解上述老师们内心那种认为多元评量窒碍难行的无力感:

  1. 课室准备一堆阅读材料和录音带,内容都与该学年的课程有关。主题包括种族偏见、角色楷模、恐怖主义、全球暖化等等。
  2. 老师还准备了学生之前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清单,包括读过的文章、看过的影集、参加过的研讨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回忆和提取他们的先备知识。
  3. 每个考生抵达考场后随机抽取号码,以决定考试主题。之后,每人有20分钟的时间浏览考场里的各种材料。他们可做笔记、听录音资料、填写学习单,最后构思个人的回应。
  4. 20分钟后,考生进入评量室,与2位评量者针对主题进行对话。2位评量者包括1位本校老师和1位外校老师。
  5. 评量者根据考生的发言,判断他/她是否具备反思能力、连结先备知识与新的材料的能力。评量过程为20分钟,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发言,评量者偶尔会提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6. 考生离开考场后,评量者依据评量准则,用10分钟的时间讨论和评定学生的精熟程度。
  7. 为确保评量的公正性,主导者为外校老师。但2位评量老师会沟通,以达成共识。若意见分歧,校长会被请进考场一起决定。
  8. 分结果出炉,考生再被请入考场,2位老师会给予回馈意见,建议未来努力的方向、给予鼓励、授予分数。

(资料来源:《未来教育——2030教师备忘录》,远流2013年出版,第78页)

如果你是学生,和传统的纸笔测验相比,你会更想参加这样的考试吗?
如果你是老师,和传统的纸笔测验相比,你会愿意举办这样的考试吗?

对话 · 思考 · 改进方向

坦白说,如果我是学生,我的确会喜欢这样的考试,因为,我不用背很多、很难记熟、考完后又会很快忘记的琐碎资讯(考场内还有很多材料供我翻阅,还有学习清单提醒我曾阅读过的材料,多好!)。

我还喜欢通过和评量老师对话,让他们通过提问来帮助我思考和表达;评量老师有机会看到我在哪个部分蹙眉思索、哪个部分胸有成竹。

我更喜欢的部分是,考试结束后评量老师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我可能不知其所以然的分数,还会给我未来改进的建议。

换句话说,即使我这次考砸了,我还可以知道我下一次努力的方向。

若为省事,却不事教育……

不过,如果我是老师,我当然想用最省时最省事的方式来考试啊!而符合这个特点的考试方式,而且也是我最熟悉的(因为我以前也是这样考过来的!),莫过于行之有年的纸笔测验。

上述这种多元评量方式,要做多少的准备工作,花多长的时间啊!

可是,作为老师,我也知道,当省时省事的考试评量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助益、甚至会不小心造成伤害的时候,即便那是我最熟悉的模式,我也得寻思其他更符合教育规律的评量方式了。

多元方式,才能客观评量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句话对教育界人士来说耳熟能详,但它不应该只是口号。

要从认识层面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它不仅需要被相信,还要很大的决心,以及在落实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耐。

“多元评量”的价值就在于“多元”二字,它的前提是相信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他们的气质、个性、能力、潜能等等方面,所以对于孩子们的学习进展与学习成果,不应该仅仅评鉴他们低层次的记忆能力,也不应该仅仅用一种方式来评鉴。

“多元评量”的确很难,但人类文明的进步就在于不断地解决难题、攻克难关。
当整体的学校教育制度尚未为多元评量铺设好温床以前,即使只是在自己的课堂里小小地尝试多元评量的老师,都值得肯定与鼓励。

我相信,这些聚焦于孩子的成长多过于标准答案的老师的用心和努力,会被他们的学生铭记在心。

作者笔于2020-10-31

摘自《梦翔中学》18期

Tags
Show More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