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守护人1:吕鍏荣 29岁,The Habitat基金会高级生态保育计划执行专员、业余生态播客及野生动物摄影师 毕业学校/科系: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动物生物学系 个人简介: 大学毕业后在本地环境非营利组织Eco Knights工作;后加入国营中文电台担任节目制作人;2020年进入The Habitat工作,负责社交媒体编辑和管理,以及环境教育工作。 业余经营自己的社交媒体和播客平台,立志宣扬生态保育及推动环境教育,其中脸书It’s So Rong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和动物、环境相关内容,个人IG rongler_wildlife分享自己拍摄的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及物种介绍,个人Podcast生态观察站则分享各种动物保育课题。 给中学生的勉励: 马来西亚有太多美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掘、去享受,请用自己小小的努力去做一点点事来保护它。 |
因为不想面对人,所以选择读动物生物系。吕鍏荣当初的意志如此坚定!
“比起复杂的人心,动物的世界可爱得多。”他笑说,尤其是越深入进去,越觉得大自然循环的奥妙。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今天他成了自然生态与人类的沟通大使!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越是抗拒、越想远离,就越是深陷其中。今天的吕鍏荣正是乐在其中。
“我很喜欢野生动物。中学时同学都在哈动漫、韩流等,我却只喜欢生物课、收集昆虫,同学还取笑我说:以后你一定跟六只脚的昆虫结婚!”
他大笑,婚没结成,但昆虫和野生动物却像他的家人,森林、海洋、红树林……成为他自在徜徉的另一个家。
人与环境,共生共荣
对吕鍏荣来说,守护自然生物,就是保护人类的根本。
“疫情期间,我们都渴望回到大自然,吹吹海风,晒晒太阳,呼吸森林里的新鲜空气……保护森林、海洋、动物和植物,就是保护人类,大自然与人类是一个整体。”
人类的发展依赖自然资源,自然健康,人类社会才有可能繁荣,所以守护环境,就等于保护人类的经济和生活,两者是共生共荣的。
他说:“马来西亚是全球第十二大超级生物多样性热点国家,丰富的生物和美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生态旅游业,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哪里还有美丽的海边和珊瑚可以看?”旅游业也不能持续经营。
“再比如,我们基金会赞助的一个吉打州象屿山洞蝙蝠与稻米生产关系的研究计划。”
他解释,蝙蝠的食物是昆虫,而稻田的害虫是蝙蝠的食物之一,一旦栖地破坏,蝙蝠消失,则稻田害虫缺少了天敌,就可能大量繁殖,影响稻米产量。
“我们要证明,山洞和蝙蝠为什么应该受到保护。”这个生态食物链的循环系统,反照着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和唇齿相依。
经营社交媒体,推动环境教育
吕鍏荣的任务,就是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自然之美等等知识和资讯,透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传播出去。
与人对话,成了他今天的日常,无论是正式的工作或业余兴趣。这也是他始料不及的。
他笑说,以为读了动物系,未来的工作就可以远离人类。但踏入生态保育的领域后,才发现自然生态系统问题往往受到人类干预的影响,要保护生态系统,就必须先与人类沟通。由此,理科生的他在神差鬼使下踏入了文科的世界。
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动物生物学系(Animal Biology)毕业后,吕鍏荣心心念念的还是动物保育的相关工作:观察老虎行为、种植珊瑚苗、保护海龟蛋……
但现实总是凌驾梦想,他在本地一个环境非政府组织Eco Knights实习结束后,就加入了该组织,负责管理社交媒体及媒体公关;
1年后,他进入本地国营中文电台当节目制作人;直至3年前,他加入了现在的组织The Habitat基金会,虽然仍是经营社交媒体和推动环境教育,却与自己所学紧密连结。
用文字和影像说生态故事
The Habitat基金会是马来西亚一个生态保育非政府组织,专门赞助学者、非政府组织及一些有意推动生态旅游的小组织等进行生态保育相关的研究计划及推广工作,而吕鍏荣的工作,即是将这些研究计划及工作的成果,以文案、图片及影片等形式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宣扬出去。
疫情期间,他与组织同仁们设计了一套包含海洋、山洞、红树林等栖地、物种、资源管理、绿色农业等主题的环境教育教材,成为其中一位课程的教育者。
从一个眼里只有动物昆虫和花草树木,脑袋只会变项控制和因果关系线性思考的理科生,变成一个必须理解人类复杂心理,再用文字和影像说故事的生态保育沟通人,他着实不易,但他却以持续的尝试,开启了各种可能性。
打开吕鍏荣的Instagram:rongler_wildlife,蝙蝠、兔子、猴子、海参、海蛞蝓、蜻蜓……一张张形态清晰、构图优美及色彩夺目的野生动物照片目不暇给,点开其中一张马来假吸血蝙蝠,内容写道:“虽然西方吸血鬼的传说和新冠肺炎的谣言让很多人对蝙蝠都有不好的印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亚洲文化里,蝙蝠是福气的象征,而倒挂的蝙蝠也代表福气的到来:蝠倒=福到……”
原本艰深难懂的物种介绍,却在连结生活脉络后,变得轻松有趣。但吕鍏荣说:“我最大的困难是,我的中文不好,一直不能写出很满意的文章。”谦虚得无人相信。
IG是吕鍏荣从2021年起业余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野生动物摄影爱好朋友到全马各地拍摄的动物照片,他都会仔细的附上中英文简介分享给IG朋友圈。他说,这个兴趣让他与自己的动物系本科越来越靠近。
“我的工作也在做着接近的事,只是工作用的是英文,自己的个人平台是中文。”
他喜欢将自己知道的生态保育知识分享,让大家与大自然连结,进而喜欢大自然,所以除了IG,也经营个人脸书It’s So Rong,加入更多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故事。
制作节目,为环境发声
多元尝试及把握各种机会,对吕鍏荣来说,就是学习。
2021年本地网络电台BRadio举办“声力军”主持人大赛,他胆粗粗以冷门的生态保育节目参赛,没想到竟晋级前三强,“可能我沾了环境保护课题的光。”他这样解释。
实际上,他后来在BRadio制作的〈生态观察站Wondering the Wilderness〉获得不错的反应。这是他播客人生的开端。
然而,他不喜欢电台定时定量制作节目,所以3个月后并没有持续。相反的,他更倾向以自己喜欢的节奏制作节目,找一些朋友轻松聊动物的故事,蝙蝠、海牛、水獭……,紧锣密鼓筹备中的个人Podcast平台即将亮相!
除此之外,2022年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推出“青年东盟说书人”计划(Young ASEAN Storyteller YAS),他幸运地获得赞助金,与其他二十余位得奖青年一起尝试用各种方式为环境发声。
“我用这笔资金进入到彭亨州国家公园巴迪族(Bateq)部落采集故事,并将他们的传统文化、与野生动物共存、与大自然共生等等寓言故事和传统生态智慧,制作成3集Podcasts,发布在该基金会的网站上。”
而中译版节目也将在他的个人Podcast上亮相。
“多参与、多尝试最重要。”
他强调,学习得更多,就更能保护环境。
就像他,一刻也安静不下来,这会儿南下北上讲座,那一会儿又参与马来西亚老虎保育联盟(MYCAT)推动的“公民老虎行动(CATWALK)”,成为森林志愿巡逻员等。
美国哲人兼历史学家霍华德金恩(Howard Zinn)说过:Small acts, when multipli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can transform the world。
他勉励大家:只要每个人做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改变世界,保护我们的环境。
《梦翔中学》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