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人1:蔡俐贞 27岁,竹助理建筑设计师 毕业大专/科系:UCSI大学建筑系 个人简介: 蔡俐贞是砂拉越美里人,中学读理科班,科学成绩不错,却又喜欢画画,于是在两者之间做了折衷,大学时选读兼具数理与人文的“建筑学系”。 她在吉隆坡UCSI大学完成4年学士课程,2020年从上海实习回马时,适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舍弃了一份助理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参与非营利组织Colllab建筑研究实验室的社区空间改造计划。 2022年,她加入一间专业竹建筑公司SEAD,开始全心投入到竹建筑设计的绿色建材学习与研究,并尝试使用各种剩余及废弃的建材,设计永续建筑。 若你未来想从事建筑师(Architect) : 【选组】理科、文科都无妨 【修课】建筑设计需要绘图、创意设计、了解环境,以及不断与人沟通及同理人心,可谓十项全能样样通,什么科目都碰触一点,对建筑设计工作都会有帮助。 【自主学习】与其在中学时就学绘画、学设计,框限自己的想象力,不如多看书。技能学再多都无济于事,阅读多一些、思考多一点,对批判性思维的开启、创意的刺激及不同领域的认识有很大帮助,也才能确立自己的未来方向。 |
建筑设计是──为了顾客的特定需求进行的建筑物或空间设计。
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是──根据顾客的预算和需求设计出适合的建筑。过程中,了解建筑法规、结构与材料、环境承载量、空间自然与物理作用、排水、电力及消防系统等等,在顾客、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及地方政府主管官员之间来回沟通协调、规划设计、绘图交图改图、工程行政管理……一应俱包,十项全能,确保使用者在空间里感到舒适。
只是,相同且制式的工作流程和内容,随着建筑设计师关怀方向的不同,而往往走出不一样的道路,蔡俐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不想用破坏地球的方式做建筑
蔡俐贞在建筑设计这一行的资历不深,但27岁的她很清楚自己想要走怎样的道路。
“2020年从上海实习回来后,曾有一间建筑公司录取我,但待遇不如预期,我后来想想,如果日复一日做着一般传统建筑设计的例行工作,每天在混凝土啊砖啊铁啊里面打滚,实在没有意思,所以我就放弃了这份工作。”
特别是,她对普遍建筑设计工作有“阴影”。她记得刚毕业时,与一位朋友合作一项室内装修工程,有一天,站在户外吹风,看着建筑废料箱里堆满拆除的旧材料、用剩的多余材料或坏损的建材,她很难受:“我们这么小的工程已经那么浪费,更何况是大型工程?我无法接受我用破坏地球的方式赚钱。”
之后,她告诉自己,绝不走伤害环境的建筑设计这条路。
蔡俐贞总是思索着:怎样可以用不同的方向走不一样的建筑设计道路。她笑说,她是一个靠热情生活的人,她只想做她觉得有意义的事,就算薪水不高。所以,她加入了非政府组织Colllab社计手的义务工作,与社区居民一起共同完成符合社区需求的作品。
“当时参与了两项空间改造计划,一项是吉隆坡甘榜拿督克拉默(Kampung Dato Keramat)的社区图书馆,另一项是帮助彭亨州文冬的Dignity农场打造一座森林教室,就在这个计划,我认识了SEAD负责人,他是一位专门用竹设计建筑的建筑师。”
那是蔡俐贞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教我们竹子的特性、竹做为建筑材料的优缺点、永续砍竹的方式、竹的防蛀处理手法等等。”从他身上,她慢慢认识竹,也渐渐爱上竹这种建材。
竹对建筑、人、环境皆友善
材料决定建筑的永续性,蔡俐贞说,比起混凝土、钢铁或木材等建材,竹是更友善环境和人的一种有机材料。
“竹很容易适应环境,就算是贫瘠的土壤也能生长,而且抗旱防涝,生长速度很快,成熟期短,只要收割时保护竹子的生态平衡,它就可以持续生长。”
她举例,一棵树需要百年才能变成好的建材,竹只需要3至5年,长度、硬度和韧性就可以支撑建筑物结构。
“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在抽取地球的资源。”她感叹,树要百年时间生长,矿物形成需要数百万年,如果所有的建材都使用木材、钢铁、混凝土、玻璃等,地球资源很快就会枯竭;而竹,相对而言可持续性更高。
不同的建材,决定了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感觉。“竹建造的房子特别凉爽。”能减少冷气、风扇等等电器能源的使用。
蔡俐贞解释,竹还是很好的碳捕捉材料。“竹的固碳能力很强,能减缓温室效应,竹吸收碳后输送到根部,释放到土壤,变成养份供应植物与微生物。”而且,还能修复退化的土地、防止土壤流失。
更重要的是,竹能改善原住民的生活质量。“目前我们使用的竹都必须靠原住民到深山里采集。我们培训原住民可持续性的收割方式,提供原住民社区就业及收入。”
挑战不少,但值得迎战
竹是天然有机材料,比起其他建材,竹有长有短、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弯有直,一枝竹由头到尾的直径和弯度都不一样,如何衔接才能支撑起建筑结构等等,都是建筑使用上的一大考验。
“竹的特性也会影响建筑构造,比如节点忌水、不能曝晒等等,加上越来越频密的极端暴雨环境,都是我们在做建筑设计时需要纳入考虑的细节。”
虽然是微枝末节,却考验建筑设计师的细腻巧思。尽管充满挑战,蔡俐贞却越玩越起劲。
“很好玩啊,我们要注意的细节很多,思考的方向也要很全面,但这就是建筑设计好玩的地方。”所以,她开始在建材使用上朝更多可能性前进。
“比如混和其他材料,竹+混凝土,或竹+钢铁材料等等。”这样能让建筑物更坚固耐用及美观。
“混合材料也是绿色建筑的一种可行方式,比如以前一间建筑要用100公斤的混凝土,现在30公斤建材改用竹;如果100间、1000间建筑物都这样做,是不是可以大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
竹建筑在马来西亚慢慢萌芽中,目前大都集中在旅游领域的度假屋及休闲中心等等。“竹的产地、竹处理的地方都很遥远,经常须长途跋涉送到工地,这无形中也增加能源使用和碳足迹。”
此外,竹建筑不是大部份承包商熟悉的建筑类型,不易操作就难以标准化和普遍化。
“所以我们目前只能先做好前置工作,将建筑模组运到工地后再请承包商组装起来。”
种种限制仍有待解决,但蔡俐贞非常乐观,她和团队正努力的研发既能顾及永续,又能方便构建的模组系统,也持续教育承包商认识竹这种建材。
活出自己的价值,工作乐此不疲
边玩边学边工作,让蔡俐贞这位竹建筑设计师乐此不疲。她现在的资格是助理建筑设计师层级,本来计划攻读硕士班,晋级建筑师研究生,接着再考取马来西亚建筑师委员会(LAM)或建筑师协会(PAM)颁发的建筑师专业执照,现在则有了另一个生涯规划:
“这些都不重要了,很多建筑专业可以靠经验累积,考不考照只是能不能签图的差别而已,我更想研究建筑材料,寻找对社会、环境及人友善的可持续性建材,比如竹,或循环及减少使用建材。”
虽然投入竹建筑的时间不长,她先后也完成了吉打新民独中的校庆竹门、蕉赖流浪狗收容中心计划、霹雳州柏隆皇家公园(Royal Belum State Park)原住民社区甘榜克雷旺(Kampung Kelewang)厕所等。
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本来是制式的流程,蔡俐贞却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建筑设计道路。
《梦翔中学》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