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观察

我们期待谁来当老师?

文 | 黄祯玉(教育博士,独中教育工作者)

未来有可能成为教师的那些人,就是今日每天坐在教室里学习、在校园里成长的孩子。他们有主动探索世界的热情吗?他们有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吗……?

上个月,我去参加一个教师颁奖礼。

颁奖嘉宾之一的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在台上致辞时提及,近日她发布招聘临教的广告后,收到好多申请者关于申请资格的私讯提问,例如,是否要具备大学资格?平均分数是否要3.0以上?而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统统都写在招聘广告里。

她感慨地说,这些有意成为老师的人,如果连自己消化广告资讯的能力都没有,如何能培养出“有能力自己找答案”的学生?!

常年学理解,为何不理解?

副部长的感慨,反映了我们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些现象。

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只小鸟,我想,它是一只被紧紧地被关在教室里、活得不太健康,甚至,折了翼的鸟。

在认知领域的6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里,“理解”是仅次于“识记”的基本思维能力,和其他几个思维能力相比,它是比较低阶的。

教育部这几年极力主张的“高阶思维能力”(KBAT或HOTS),基本上指的就是“理解”以上的几种能力,即,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这6种认知能力,有层次之分,由下而上,每一层的习得都有规律可循;低阶为高阶的基础,也为高阶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多少的老师,花了大量(甚至说全部也不为过)的教学时间,在教导学生“理解”,例如“知道风是怎么产生的”、“认识阳光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明白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通过照片的比较,认识伊斯兰建筑的特色”、“辨识‘比拟’和‘比喻’修辞法的不同”等等。

按照这样的学习时间量和日复一日的训练,照理我们学生的理解能力应该是比较扎实的,甚至很有条件往更高阶的思维能力去发展。可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连一则简单的招聘广告都看不懂呢?

要是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很多老师每天在课堂上花的那些时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惯于被动,等待答案

年轻人不认识招聘广告里的那几个关键词语(如“大学资格”、“平均分数”)吗?不是的。

可是,既然认得了,为什么他们还要提问副部长呢?

“不理解”,未必是“不能理解”,更多的可能是“无须理解”。

长期“知识喂养”式的学校教育,造就了一些年轻人对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态度:被动与依赖——他们无须有太多的理解能力,因为仅仅靠着等待别人提供答案,或仅仅靠着提取脑袋里的库存知识,就能答题、过关、毕业。

副部长口中的那些年轻人,之前在学校所经历的生活形态恐怕就是这样的。

知识应用于生活,而非局限于考试

另外,学校教的那些知识都没有用吗?

低层次的记忆能力就不好吗?

不是的。

识记这些知识有其必要,而且识记能力也是其他高阶思维能力的基础。关键在于这些知识一定有着对应生活情境的部分,例如,语文对应大学申请表格的填写、看餐厅菜单选菜;地理对应我们对旅行行程的规划、天气的预测;科学对应健康饮食、身体保健、运动效能……等等等等。

问题是,对应生活的这些部分,如何被发现、被提取为学习内容呢?学校教不教、考试考不考呢?它们的重要性有被放在记忆能力之上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我们所识记和理解的事物、所经历的学校经验,就必然只能被局限到一本一本的教科书、被划界为一张一张的考试范围里了。

世界那么大,那只可怜的理解小鸟,能够飞翔的空间,却只是那区区几百立方尺大的教室;而且碰壁次数多了、倦怠了,结果必然是放弃飞翔、收起翅膀,躺着等人喂养就好了。

素质能力,准备好再起飞

那一天,副部长还说,教师的素质是需要把关的。

我想,她的言下之意是说,那些连一则招聘广告都看不懂的年轻人,恐怕离开我们对于一位教师的期待还有点远。

我想,未来有可能成为教师的那些人,就是今日每天坐在教室里学习、在校园里成长的孩子。他们看得懂招聘广告吗?他们会填写大学申请表格吗?他们会不满足于标准答案吗?他们有主动探索世界的热情吗?他们有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吗?

他们,会有素质吗?

我深深地期待,这些孩子们,是一只一只长着强壮翅膀的鸟,有无限宽广的认知天空,喜欢翱翔,也落地踏实。

作者笔于2019-10-19

Tags
Show More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