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与升学规划职场观察

【守护环境——年轻人志业】
锺嘉怡:从懒人包开始,我想推动活泼的环境教育

专访 | 高佩瑶

环境守护人3:锺嘉怡
29岁,环境教育媒体Let’s RE联合创办人、环境内容创作者毕业学校/科系:新纪元大学学院新闻系、台湾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系、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
个人简介: 在大学读新闻与传播系时,因修读“生态与保育报导课”而认识了各种环境议题及知识,以及各类环境非政府组织。
大学毕业后报读环境教育研究所,并参与台湾最大的环境保护组织荒野保护协会,成为该组织儿童环境教育引导讲师。
2019年,与另二位好友成立自媒体Kaka Caucau,制作环境教育影片;2022年参加圆梦工场主办的“第六届圆梦工场创业大赛”,吸取新知后重新出发,自媒体易名Let’s RE,除持续制作环境教育短片外,也与本地环境非政府组织合作及环境新闻媒体制作环境内容,协助企业推广环境教育活动等等。
2021年,与朋友成立非政府组织Sustainable X永续社区协会,致力推动永续社区教育。
给中学生的勉励: 不要小看自己的影响力,善用自己的手机和社交媒体,把你想要分享的东西分享出去。也不要局限自己,多去接触,多参与各种环境行动。

“2007年,政府推出人工林发展计划吸引私人界投资。自2007年起,马来半岛有超过24万公顷森林保留区获准开发成人工林,2012年至2020年,马来半岛68%的人工林项目清除森林保留区后没有翻种树……”
读着这段文字时,你的眼皮是不是莫名沉重,频频打哈欠,或只看第一句就滑到另一则内容?
环境教育自媒体Let’s RE妙笔一挥,将这篇来自本地环境独立媒体Macaranga深入调查的人工林报导,用十余张懒人包的方式,变身成可爱的漫画及资讯图文,让人轻轻松松读懂,快速掌握关键资讯。
“环境议题总是让人感觉沉重、复杂及难懂。”锺嘉怡感叹。
环境需要被保护,环境教育是她一心一意的坚持,可是环境知识和议题资讯携带着复杂的科学专业原理和数据,“高冷傲”得令人退避三舍,如何是好?
她想了很久,也试了很多方式,才有了今天Let’s RE资讯图文、影音、动画等多媒体呈现的创意形式,孤冷深涩的环境内容也变身成轻松有趣的大补帖。

自己感动过,也想感动他人
Let’s RE以自媒体形式推动环境教育,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重新连结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开启环境保护志业的另一种可能性。
锺嘉怡打破了传统组织或公司打工的框架,以一种更自主、自由及弹性的姿态,跳脱服膺特定利益及立场的限制。
无论是一开始的环境内容创作,或今天的环境内容服务,锺嘉怡都很明确知道自己只有一个目标——推动环境教育。
“我自己被感动,也希望我们的内容能感动人。”
她记得自己的自然意识,也是在多方面的参与、接触和学习后开启。
她笑说,她以前只想当新闻主播,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走上环境教育这条路。“因为想当新闻主播,就去读新闻系。我记得有堂课叫‘生态保育报导’,老师教会我很多环境议题和知识,也认识了许多环境非政府组织。”
这是她的启蒙,2016年到台湾升造后,她开始参与当地的绿色和平组织和荒野保护协会等等,大学毕业后就直接报读环境教育研究所,完全投入到环境教育的专业学习中。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自然情感的激发。“我那时参与台湾最大的环境保护组织荒野保护协会的‘儿童环境教育引导讲师培训班’,我抱着大树,闭上双眼跟树对话,用嗅觉、触觉去认识一棵树,天啊!我深深被感动了。”
原来,我们长期依赖双眼认知世界,全身的感官早已封闭退化到失去能力,那一次,锺嘉怡意识到重新唤醒感官的迫切性。
“我很惊讶,为什么我以前在马来西亚从来没有这样的自然体验机会?”她发出疑问,后来才发现不是没有,而是自己不知道。
另一次深刻的体会,是自己为了完成一份小作业,亲自实践体验零垃圾的可能性。“我试着在生活中垃圾减量,减到后来发现原来零垃圾是可以办到的!”
从那一刻起,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和学习到的,带回马来西亚去感染更多人。

整合理想,融合优势
那是疫情前的一年,锺嘉怡满腔热血。仍未毕业的她,一次与大学另两位好友相聚时,聊起要一起为环境做一点事。三人有志共同,但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刚开始时拍一些环境议题的影片。”她说,而且是随兴而做,大家有时间有余力又有兴致时就做一点。
锺嘉怡毕业回马后,徘徊在找什么工作的十字路口。“我只想做环境教育。”她坚定地说。
但马来西亚推动环境教育的工作机会不多,也限制重重,她其实不想。“那时就跟伙伴商量,不如就好好经营我们的自媒体,看有没有可能谋生。”
三人来自不同背景,锺嘉怡读传播与环境教育,两位伙伴则专长于美术设计与影像制作。整合专长,取长补短,锺嘉怡负责内容规划及撰写,另一位负责将内容绘制成容易理解及吸晴的卡通或绘图,另一位负责影片剪接及工作流程管理等等,一则则垃圾议题、野生动物、自然农耕、骨痛热症等影片及懒人包也相继诞生。

打响知名度,借力使力
环境内容叫好不叫座,收入养不活3人。
“去年初我们参加了圆梦工场的创业大赛,希望能学习到创业和经营的技能。虽然没有得奖,但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人,也学习了很多知识,最重要是让我们更明确知道自己的定位和目标。”
与此同时,圆梦大赛打响了Let’s RE的知名度,让更多有意推动环境教育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及企业知道了他们的存在。
那之后,Let’s RE开始与许多环境非政府组织合作制作环境内容,例如与本地环境独立媒体Macaranga合作,将复杂的调查报导制作成三语懒人包及动画影片;与绿色和平组织合作,推出第一支马来文烟霾动画影片等等。
“2021年,我们参加Eco Knights主办的‘青年发声计划(Youth Voice Project)’,以绘本形式设计了一本《马来西亚小水滴的探险之旅》(The Adventures of the Little Drop in Malaysia)儿童水资源教育教师手册,还获得了首奖。”这本绘本手册中译本也将于今年(2023)出版。

环境教育,让下一代一起守护环境
环境内容制作之余,她也到学校推动自然体验及环境教育,以故事和游戏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垃圾知识,或带领孩子认识自己学校的环境,透过自然体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孩子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等等。
“很多人有了环境知识,却不一定会保护环境,为什么?”她解释,因为缺乏情意的感召。
接下来的日子,自然体验是她环境教育的重心。
身边朋友常笑她没有工作经验,但对她来说,有没有职场工作经验,完全不影响她保护环境的工作质量。
用自媒体经营环境教育,就是她守护环境的行动。

《梦翔中学》27期

Tags
Show More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