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

当文学遇上物理……

文 | 黄祯玉(教育博士,独中教育工作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首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相信很多人都不觉陌生;即使背不出全诗,至少对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有点印象。显然,它是诗,是文学。可是,它有没有可能也是自然现象,是物理学呢?

这是一个我自己从来也没有想过的问题。

当文学遇上物理

去年,在我们学校的科学周活动里,孩子们的创举,让我大为惊叹。原来,穿过文学的门之后,有一个宽阔无比的物理世界;原来,学科之间的疆界,是可以自由穿梭,且兴味盎然的。

那是科学周系列活动中一个名为“当文学遇上物理”的学习活动。孩子们需要在事前收集相关的诗词,然后研究词句里的科学现象,提取个中的物理原理,并在展出当天向到访的师生通过口述或进行小实验来讲解,并随时解答大家的提问。

这个学习任务,有颇高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他们被考验的素养有哪些?信手拈来,就有以下这么多:

  • 查找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 华文诗词的理解能力
  • 好奇心与发现学习点的能力(在不疑中有疑)
  • 物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 准备和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 展演前试验屡败屡试的坚韧
  • 有效完成实验的实践力
  • 团队合作能力
  • 把复杂问题说清楚的表达能力
  • 面对公众提问的自信
  • 活动结束后场地善后与反思能力……等等。

例如前面所提到的《枫桥夜泊》(注一)这首诗,孩子们的内心起疑了:姑苏城与寒山寺相隔那么远,诗人为什么能听到钟声呢?钟声是如何传播的呢?为什么在夜里听得特别清楚呢?

他们花了很多的功夫查找资料、找答案,并在科学周展览那几天,用DIY的器材,告诉我们声波的原理。

当物理为文学解惑

孩子们一边演示,一边娓娓说着影响钟声传播的几个因素(空气或水里的粒子大小、白天和夜晚温度的差别、钟声高音和低音的波长等等)。

我还记得当天还有一位个子小小的女生,在科学实验室的桌台上,摆放了很多的小烛台,还有几把小剪刀,让参观者动手玩一玩。

原来,她读了唐朝李商隐《夜雨寄北》(*注一)这首诗后,对“何当共剪西窗烛”这一句产生了疑问:“古人为什么要剪蜡烛呢?”

通过查找史料,她和同学们发现,原来古人所用的蜡烛的烛芯一般是用粗棉线或灯芯草做成的,这种烛芯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炭化的作用,影响蜡油传送到烛芯的效率,也让蜡烛有效燃烧的面积变小,烛火也因此变得黯淡,烛光闪烁、不稳定,室内的照明效果就不好。而适时地把烛芯炭化的部分剪掉,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还发现,剪烛还能减少黑烟的产生,避免污染墙壁。

生活本来就不分学科

当下,我没有把孩子详尽的讲解全听进耳里,不单是因为自己的物理知识基础不好,更不是孩子们的解释不够清楚。

那一刻,我陶醉于他们全神贯注的神情,以及那种想要把自己发现的知识倾囊相授的热情与兴奋之情。

文学与科学,看似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但它们在孩子们纯净的求知欲望里,却精彩地相遇了,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有趣又丰富的世界。

我们真实的生活不也如此吗?

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没有数学、华文、科学、地理、历史……各种学科之分;学校教育如果只让孩子看到各门学科的界限,甚至将他们的视界囿于这些界限内,却没有让孩子看到各个学科与日常生活的交汇处,并且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对探索未知的持续动力、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热情、愿意与人分享知识的良善,那么教育的功能始终是有缺陷的。

文学与物理既可相遇,其他学科又何尝不可。不是吗?

作者笔于2020-3-14

*注一: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Tags
Show More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