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如何选中学

东、西方教育 该向东走, 还是向西走?

整理 | 编辑部

2015年, 英国BBC推出名为《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教学》的纪录片, 节目邀请了五名中国老师到英国一所中学, 以中国式教学与五十名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验。

过程中,五位中国老师严谨的教学方式和严厉的要求, 让英国的孩子们无所适从, 五位中国老师面对一群纪律松散的英国学生更是频频抓狂, 但最后却是强调纪律的中国式教育在教学成绩上胜出了。

近年来数个全球性的教育评鉴, 如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名列前茅者都来自东亚, 包括:中国上海、香港、新加坡、日本、南韩、台湾等, 北欧诸国排名稍有滑落, 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则大多在排行榜中排名中上。

PISA所测有三大项: 数学、科学、阅读,其实还是偏重技能。

中国上海、香港、新加坡、日本、南韩、台湾等社会,都是儒家文化圈一员, 其文化基因强调集体、纪律、服从,足以有效动员社会,却不免压抑了个性发展与创新。

“不过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富裕社会在面对经济、社会转型时, 的确也开始调整其教育哲学, 改革教学法。”亚洲研究博士王国璋分析道。

“PISA这类严谨的国际教育评比多了后, 经过比较,欧美教育界近年来也开始由不屑一顾转而对‘东亚模式’萌生兴趣, 背后的动机, 应是担心自己国家的年轻人在全球化竞争中, 会不会屈居下风。”

究竟是西方教育好?还是东方教育稳?“ 东、西方教育之差异究竟何在?”其实是很多华裔父母心中一条说不清的教育线。

所以,“ 要选哪一种教育,才是比较适合孩子的教育?” 是目前很多家长的茫点。

东方重视集体, 西方重视个体

“我让孩子上美国学校接受小班教育与美式教法, 3年下来孩子非常享受小组学习、操作性学习、分组报告等比较活泼的学习法, 那也让我的孩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张妈妈在孩子Erwen(匿名)接受了6年的华小教育后,即送孩子上美式教育的国际学校, 发现其中最大的差异在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方法与态度,最终影响孩子的自信程度及对学习的热爱。“孩子常常得到老师的肯定,哪怕那点表现微不足道。”

过去在语言学习上跟不上进度的Erwen, 3年下来在美式教育大量的鼓励与肯定模式下, “最近我偶然读了他写的一篇《我选择吃素》的作文, 初时还误会以为是他上网抄袭的, 原来他已经可以写出那么好的文章了!”Erwen的爸爸在回忆时, 脸上闪动着安慰的笑意。

现任职於香港中文大学的王国璋指出,东、西方教育哲学的不同,粗略来分,东方偏重于“集体”,西方则侧重“个体”。

“东亚各国教育重视集体纪律的结果,便容易疏于照应个体之间的差异发展。而欧美各国因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倾向以集体纪律来压抑、约束个体发展, 因此个体的发展空间较大、较有创意, 但纪律就难免比较逊色。”

从各国中学校服就可以反映这个集体意识或个体意识。王国璋举例: 泰国学生从幼儿园至大学本科阶段, 都要穿制服上学, 这是集体意识的强调; 而美国学生则除了少数入读贵族式私校者外, 一般不会受到统一制服的羁绊, 大家都可以显现个体的个别特色。

精神内涵比教学手法更重要

“至于教学手法,东方往往偏重给中小学生灌输扎实的知识、技能, 也给反复频密的作业来强化学习;西方则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泼手法教学, 重视对内容的启发理解多于反复操练。”

而西方教育又有欧、美不同地区与文化的实践。北欧各国如芬兰、瑞典、挪威、丹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差异的重视、教育平等和灵活教学手法等, 更优于美国。

“不过美国的大学教育体系更为多元分化,她大量吸纳全球菁英入读, 成为对全世界开放、多元的大学教育体系, 以此扩大了人才同场竞争的场子与思想观念交流, 当然有助提升美国学生的竞争力。”王国璋说, 今天东亚各国都在谈教育改革,东、西两方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差异已在缩小, 尤其是大学制度, 与西方教学形式上的差异更小。

“不过,教学形式或许趋同, 西方教育的精神内涵, 却显然不是东亚各国所能在短期内移植的。”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经慨叹: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所谓‘没按照培养科学发明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 是钱学森在感叹中国没有成功地照搬西方大学教育的精神与实质,以致创新不足。” 王国璋说。

精神与文化传统不可轻忽

照此说法,是否表示西方教育更具竞争力?

张妈妈的孩子Erwen在美国学校念了3年, 看着孩子对大马社会和华裔传统习俗和节日的嗤之以鼻, 一心只想快点投入美国的怀抱, 她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和担忧。

张妈妈的隐忧反映了很多送孩子上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的家长的忧心。国际学校的学生普遍来自社经地位高的家庭, 加上西方思想的贯彻, 不少认同华族美德的华裔家长看着越来越洋化的孩子, 心里不免挣扎与失落——一方面希望孩子掌握好国际语言、有着国际视野, 另一方面却隐隐希望孩子在品行上依然保有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沈女士说,虽然她上国际学校的儿子只是在家负责清洗自己用过的碗筷, 但是, “我的孩子却说他是全校家务做的最多的孩子了!”

沈女士一针见血地以洗碗例子表达她内心的担忧: “孩子不知道什么叫‘苦’, 未来他要如何去当一个理解社会困苦、服务社会的上班族或企业家, 说真的, 我很担心!”

由于孩子的国际学校里有不少家长就是本地知名的企业家, “学校的文化与一些政策也就自然顺着这些学生背景而形成了。” 曾经在台湾留学的沈女士坦诚, 学校与同侪关系对其青春期儿子品行与价值观的影响, 有些甚至是已经很难根除了,“ 只是做家务这事, 他就已经觉得不应该是他做的, 这样的观念就会让他觉得做起来很委屈!”

王国璋认为, 除了技能学习, 中学生在求学阶段打好积极心态与正向价值观的基础, 是比求知更核心的要务。

“肯吃苦、下苦功学习是重要而必要的精神。东亚儒家文化对纪律的重视, 确实有助学生在人生早年最精华的学习阶段,就奠下坚实基础。”

东西合并, 还待追求完整美

明年女儿即将升上中学的罗女士, 因为担心女儿中下的学习程度, 因此也开始盘算着是否送孩子到国际学校去, 在小班制的课室里上课。

“但我看到很多朋友的孩子进了国际学校后,西方思想很重, 包括与父母的关系等变得没大没小, 也很讲求名牌文化, 比较物质, 性行为和思想太开放……”

“我还是比较喜欢华文教育出来的孩子的。” 4年前就把大儿子送到吉隆坡一所华文独中的罗女士,     欣见儿子在品行与学业上稳健成长, “就可惜这所独中的双轨制和大班制方式可能不适合我的二女儿, 她的学习基础没有哥哥好, 需要老师较多的关注与陪伴……”

在蒲种从商的林女士和罗女士有同样的苦恼, 但两年前在蒲种不少店屋新区设立的私立学校却给了她新的选择——孩子既可以在小班制学习, 学校也重视品行的培养,合并了东方精神与西文方法。

“我们之所以会报名, 是因为朋友的孩子在那里念了一年了, 确实没有变得很洋派或追求名牌文化……”

然而林女士的孩子对于“店屋上的校园”还是有所缺憾。

“它很小,不像我小学时候的那种校园。”对喜爱运动的14岁儿子来说,没有篮球场、羽球场的校园,

放学后无法和同学一起挥汗打球、比赛, 场边还有电影中那种同学加油打气的呼喊声, 是他觉得青春期的一种不足、缺憾。随着近年来我国国际学校与私立学校的迅速增长, 以及许多华文独中经历百年磨砺的稳健成长, 还有合并东西方教育的新兴教育中心等, 到底何者才是适合自家孩子、让孩子可以快乐成长的教育?

“去找出兼容东、西方教育哲学优点的学校吧, 让孩子既能享受学习, 也能建立优良价值观!” 王国璋说。

——《梦翔中学》002期,2016

Tags
Show More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