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与升学规划

化留学压力为幸福.1
与自己和解,给自己幸福

文 | 张喜崇教育博士

小旻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埋怨“不被爱”,到学习“去爱”;从“被爱”的幸福,到学会“去爱”的幸福……

泰国惊悚电影《借来的100天》(Homestay)一开场就用了一个借尸换魂的桥段,铺陈一个无主游魂借一个自杀少年小旻的躯体,继续逗留人间的故事。

死神给他的条件是:必须在100天内查出小旻自杀的真相,不然他就不能继续寄居在小旻的躯体,而得魂飞魄散。

故事就从游魂借小旻躯体追查真相的情节中展开……

自爱与爱人,当爱缺乏时

初步调查的结果是,最有可能造成小旻自杀的人,只有他的哥哥,因为游魂发现小旻的日常生活中,虽然家庭氛围有点疏离,但母亲还是爱他的。

而且在学校,他有好朋友,还有一个一直协助他的学姐——小派,只有他哥哥展现的种种行为,比较显示他希望小旻在人间蒸发,譬如小旻在哥哥的衣袋中发现自己和家人的合照都被“毁容”了、哥哥因为小旻而失去了出国深造的机会,还收藏了小旻的遗书……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指向哥哥就是让小旻不幸福的“根源”,也促成了小旻的自杀。

然而后来的故事峰回路转,妈妈出轨、女友小派为争取出赛机会出卖肉体、父亲贪财又没有出息,游魂发现这所有的人都造成了小旻的不幸福。

因为没有人爱他,也没有人在乎他,所以这些人仿佛都是“凶手”。

可是这个答案并没有让死神满意,倒数的沙漏也没有停止。眼见寄居小旻躯体的时间所剩不多,在造成母亲几乎在车祸中丧命之后,哥哥在医院跟他说:“不要以为没有人爱你。”游魂重新检视小旻的生活,终于发现原来一直在放弃的人,是小旻。将照片毁容的人,也是小旻。

最大的关键是:小旻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人爱他;但是他忘了,他也没有真诚地爱过身边的人。

三个层面,形塑幸福感

小旻觉得自己不幸福,所以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问题是,“幸福是什么?”

心理学家对于“幸福”也没有精确的定义,一般会将幸福和愉悦、享乐、真实地面对自己、投入和追求成功等行为放在一起讨论。

来说,幸福感来自三个方面:
1. 享乐,当下的快乐
譬如听歌、看电影、吃冰淇淋等活动获得的快乐,让人产生幸福感;相反的,受苦就不幸福。
电影中的小旻开始觉得跟女朋友或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很快乐,跟哥哥在一起则不快乐,所以哥哥没有给他幸福感。

2. 得到了你想要的事物
譬如考试获得好成绩、买到你想要的手机、告白成功等,都会带来幸福感;反之,则是事与愿违。
电影中后半段的情节就是事与愿违,小旻就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

3. 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譬如亲情、健康、成就等,拥有这些事物的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失去了就会减少幸福感。
小旻在母亲遇车祸后,在衡量母亲出轨和失去母亲之间,意识到失去母亲给他的冲击更大。同样的,在埋怨身边的人和失去生命之间,他意识到其实拥有当下的人和事就是一种幸福。

调正观点与行动,能提高幸福感

了解了构成幸福感的这三个要素后,若能进一步调整观点与做法,可有效提高我们对幸福的感受:
1. 提升享乐的敏感度
曾有心理学家提出,若有从生活中感受“美”的能力,我们就能提升享乐的敏感度。
生活的“美”无处不在,享乐也可以无时无刻发生。
譬如读书这件事,我在念书时就很“享受”,我喜欢坐在课堂里感受阳光和暖地照进课室,听着老师的讲解,吸收老师分享的知识。我并不需要花费什么气力,只是“坐享其成”,所以感觉幸福。
我也喜欢图书馆里的宁静,和坐拥书城的豁达。
小旻在电影中也展现了享受生活的“美”,他做的画,以及他还愿时的自在和喜悦,都是一种幸福。

2. 透过付出得到你想要的事物
所谓“施比受更有福”,与其想要,不如付出。
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付出所获得的幸福远比拥有来得更持久。因此,与其等待被爱,不如学会去爱。
电影中小旻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埋怨“不被爱”,到学习“去爱”;从“被爱”的幸福,到学会“去爱”的幸福。

3. 活着即是意义,也有价值
有一位印度的宗教导师曾提出生活无需忧虑的方程式。他说生活若没有困难,就无需忧虑;若生活有困难,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可以解决的困难,所以无需忧虑;一种是无法解决的困难,既然无法解决,忧虑也无济于事,因此无需忧虑。
这和中国人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谋而合。
换言之,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只是生命往往在面对失去时,你才发现自己拥有许多。
这部电影英文译为Homestay很有意思,意指生命只是暂时借住。既然生命短暂,何不好好珍惜,好好发挥生命的功能。

游魂究竟是不是小旻本身?又是谁害死了小旻,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而你,读完了这篇文章,还会觉得自己不幸福吗?

Tags
Show More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